IPO审核问询优化 傲拓科技生逢其时

2025年4月1日,科创板年内首家IPO申报企业——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傲拓科技”)的审核状态悄然变更为“已问询”,这一天距离其上市申请获上交所正式受理刚刚20天。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傲拓科技以中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为核心产品,凭借自主可控技术突破与高速增长的业绩,成为工业控制领域国产替代的标杆。其IPO进程的变化,不仅彰显着科创板审核问询持续优化,更预示着中国工控产业在资本赋能下迈向高端化的新篇章。

一、傲拓科技:国产PLC破局者的科创底色

1. 技术攻坚:从“卡脖子”到自主可控

傲拓科技自2008年成立以来,始终专注于PLC国产化研究。其核心技术体系覆盖可编程性技术、强实时性技术、异构嵌入式软件及热备冗余等关键领域,成功打破海外厂商在中大型PLC市场的垄断[38][53]。招股书显示,公司产品已应用于三峡水电站机组改造、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级重点项目,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得到验证。

2. 业绩增长: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30%

财务数据显示,2021年至2023年,傲拓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.14亿元、1.42亿元和1.97亿元,复合增长率达31.21%;净利润从2972万元增至5549万元,盈利能力持续攀升。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营收1.56亿元,净利润5554万元,延续高增长态势。

3. 募资蓝图:7.79亿元投向产研一体化

此次IPO拟募资7.79亿元,重点投向“产研一体化中心项目”(5.25亿元)、“本地化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”(0.94亿元)及补充流动资金(1.6亿元)。其中,产研一体化项目将通过新建8,715平方米生产研发基地,引入SMT贴装线、智能仓储等先进设备,大幅提升产能与研发能力。

二、科创板审核问询优化:兼顾效率与质量

傲拓科技IPO受理后,科创板审核继续保持常态化、规范化运作。根据公开信息,近年来科创板审核周期总体呈现优化趋势,问询问题聚焦核心要素,审核流程透明度高,企业从受理到过会的周期稳定在合理区间。体现了审核机制的高效与严谨。

审核特点:

◆问题聚焦:首轮问询围绕技术先进性、客户拓展、募投必要性等关键问题展开,避免冗余信息;

◆流程透明:通过“阳光审核”机制实时披露问询与回复内容,强化市场监督;

◆轮次精简:企业普遍经历2-3轮问询即可推进至上市委会议,沟通效率显著提升

三、行业竞逐:PLC市场的国产化突围战

1. 全球格局:外资主导下的国产替代机遇

当前,全球PLC市场仍由西门子(40%份额)、罗克韦尔、欧姆龙等外资企业主导,国内中大型PLC国产化率不足10%。傲拓科技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,在电力、石化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,成为少数能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本土企业。

2. 国内梯队:信捷、汇川加速追赶

信捷电气(603416)、汇川技术(300124)等企业虽在小型PLC市场占据优势,但中大型产品尚处技术攻关阶段。傲拓科技的上市有望通过资本加持,进一步扩大技术代差,巩固先发优势。

3. 政策红利:自主可控战略驱动需求爆发

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将PLC列为重点突破领域,叠加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等政策推动,我国产PLC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80亿元。傲拓科技的技术储备与产能布局,正精准卡位这一历史性机遇。

四、赋能效应:科创板的“硬科技”生态链构建

傲拓科技IPO审核提速的案例,凸显科创板对“硬科技”企业的三大赋能:

1.资本输血:7.79亿元募资将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渗透,支撑公司向综合自动化解决方案商转型;

2.品牌背书:上市身份增强客户信任度,助力突破高端市场壁垒;

3.行业联动:审核效率提升吸引更多工控企业申报,形成产业集群效应。

五、展望:从单点突破到生态繁荣

傲拓科技的科创之路,是中国工业控制自主化进程的缩影。随着科创板审核节奏的持续优化,更多企业将像南京埃斯顿(002747)、汇川技术等企业一样登陆资本市场,构建覆盖“芯片-控制器-系统集成”的全产业链生态。未来,在政策、资本与技术的三重共振下,中国工控产业将迈向“自主可控、高端引领”的新纪元。

结语

傲拓科技IPO的启幕,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跃迁,更是一个产业的觉醒。科创板的效率革命与赋能逻辑,正为中国工控行业注入澎湃动能。在这条自主创新的长征路上,资本市场的“中国速度”与企业的“技术硬度”交织,终将书写属于国产PLC的黄金时代。